“德泰·德利水之源”杯东北三省一区第五届大学生生态环保作品竞赛
落实《辽宁省教育厅 吉林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教育厅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 加强合作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普通高校开放办学,促进各校大学生交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向大学生传递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生态兴则文明兴”以及“双碳”“无废城市”建设新目标,共同实现“和谐生态 绿色发展”的梦想,举办“德泰·德利水之源”杯东北三省一区第五届大学生生态环保作品展。
本校在籍本科大学生均可参加。
大赛分为以下2个类别,具体如下:
1.调研报告竞赛:每组调研团队成员3-5人(含1名负责人);
2.创业计划竞赛:每组团队成员3-5人(含1名负责人);
每位选手作为参赛作品或参赛队的负责人在同一类别限申报1项作品,每位选手至多负责或参与2项作品或队伍;每支参赛队可配备指导教师1-2人,第一指导教师每大项至多指导2支参赛队伍。
本次竞赛包括调研报告竞赛、创业计划竞赛两个大项赛事活动,要求如下:
1.调研报告竞赛:紧扣生态环保主题;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可提交作品其他材料(如照片、调查问卷等);字数不少于8000字。
2.创业计划竞赛:采用创业计划书格式,创业项目要求紧扣环保主题,展开环保公司创业策划,务实且可行性强;计划书内容要求逻辑清晰、条例清楚,具有相关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财务报告,字数不限。
注意:
(1)参赛作品须为未在其他竞赛中获奖的原创作品,凡获奖过的作品不具备本次竞赛参赛资格。
(2)创业计划竞赛项目来源可以有三种途径:①高校、科研机构研发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或学生及团队创意;②参赛团队成员自己的或参与的科技发明创造、专利技术;③国家专利机构发布的专利技术产品。以后两者为参赛项目的参赛团队必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材料。
1.校赛作品提交时间
提交时间:2025年5月12日—5月23日。
2.报名方式及作品提交方式
(1)各组参赛负责人将参赛作品报名表(附件1)及作品(PDF版)发送至邮箱:18904042926@163.com,作品提交材料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
(2)同时登录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进行报名和提交作品。(https://cxcy.upln.cn/)
注意:报名表中参赛者排名必须与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平台信息及排名保持一致。
3.校赛复赛阶段
时间:2025年5月27日13:00
评审方式:由校内专家评委老师对全部提交作品进行初评,2025年5月25日在校赛群公示进入校赛复赛的作品名单,2025年5月27日13:00进行复赛答辩,地点另行通知,入围作品需准备答辩PPT,陈述时间不超过5min,总答辩时间不超过10min。
4.省赛初赛阶段
时间:2025年5月31日—6月15日
大赛组织委员会对各项赛事作品进行初评,分别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和参赛队。调研报告、创业计划竞赛未入围决赛的队伍根据作品质量和评委打分情况授予二等奖(部分)、三等奖和优秀奖。
5.省赛决赛阶段
时间:2025年6月末
大赛组织委员会对全部入围作品进行集中展示,由专家评委根据作品的科技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标准,对调研报告、创业计划竞赛的作品进行评选,确定各赛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获奖名单。
主办单位: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教务处
承办单位: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1)陈述内容(20分)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作品内容(40分)
①调研报告:选题切合实际,巧妙新颖,围绕生态环保主题,突出“两山”理念,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调查方案具备完整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调研报告须有实地调研环节,数据分析真实可信,能够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②创业计划书: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符合政策导向,有推广价值,能解决科技活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体现“两山”理念。
(3)创新性及先进性(40分)
研究领域涉及适当的新、深、广,属于当前研究前沿领域。
1.竞赛设立校级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根据作品质量以及报名情况由大赛组织委员会确定。
2.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教师指导的参赛作品获一、二、三等奖的,授予优秀指导教师奖。
3.根据竞赛结果将推荐一定数量作品参加省赛。
①调研报告竞赛:推荐10项;
②创业计划竞赛:推荐10项。
竞赛结果将在学勤楼三楼和鲁班楼305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期3天。
负责教师:
吕老师(18842551439微信同步)、刘老师(18540062197)
负责人:
王纯汀(15041793639)、李浩冬(18525754575)
校赛微信交流群:
注意:群二维码时间有限,请报名的学生负责人及教师尽快进群,后续赛事事宜将通过微信群通知,二维码失效可添加负责教师或负责人微信邀请进群。